明升体育M88·(中国)官方网站

慧泊产业资讯分析

m88网站,明升m88备用,明升m88备用网站,明升体育m88备用

咨询热线

400-032-6253

010-86233251

我国石墨烯逐渐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长远看新能源产业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1.政策利好石墨烯产业发展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也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根据观研M88体育官方网发布的《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M88体育官方(2024-2031年)》显示,为了推动石墨烯研发和应用,培育发展石墨烯产业,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

我国石墨烯明升体育m88备用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5年5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
2015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进石墨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一要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二要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三要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2020年8月 国务院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金属铼等前沿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石墨烯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典型应用。
2022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等4部门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积极培育石墨烯材料、量子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加强石墨烯、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
2022年11月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18部门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和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稀土、石墨烯、特种合金、精细陶瓷、液态金属等质量性能,加快先进半导体材料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标准研制,加强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  建材产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布局建设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矿物功能材料、石墨烯及改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聚焦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煤基新材料、石墨烯、氢能、生物制药、生物育种、草业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石墨烯材料纳入鼓励类目录。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石墨烯散热材料、涂布法制备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改性发泡材料、石黑烯改性润滑材料、石黑防爆电伴热材料6种石黑材料入选前沿新材料。

资料来源:明升体育M88整理

2.我国石墨烯产业逐渐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较晚,2009年,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冯冠平引进国外团队成立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开启了我国石墨烯产业化之路;在利好政策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取得了飞快的进步,在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悉,目前我国石墨烯相关专利数量超过9万多件,约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是全球石墨烯第一大技术来源国。

同时,我国石墨烯产业逐渐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基本上覆盖了从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到石墨烯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全环节。具体来看,其上游包括石墨矿资源、含碳气体和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等原材料及设备;中游为石墨烯生产和制造,按照产品形态,其主要可以分为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粉体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目前其已在新能源、涂料、大健康、热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另外,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7年的7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35亿元。然而,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仍面临着制备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下游应用开发不足,且还没有得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石墨烯粉体产能达到2.5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仅为7%左右;石墨烯薄膜产能达到540万平方米左右,但产能利用率也仅为0.23%,整体产量仍然较低。

资料来源:明升体育M88整理

数据来源:明升体育M88整理

3.国内石墨烯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石墨烯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大批企业入局该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我国现存石墨烯相关存续/在业的企业数量超过9万家。按整体实力来看,目前我国石墨烯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有贝特瑞、方大碳素、碳元科技、沃特新材料等,这类企业资本实力强劲,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石墨烯生产线;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包括常州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宁波墨西、吉仓纳米等,这类企业进入产业较早,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整体竞争力相对偏弱。

资料来源:明升体育M88整理

4.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从长远来看,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等优良特性,将逐渐受到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青睐,可以应用于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和太阳能电池等。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是石墨烯下游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过50%。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我国新能源产业将长期向好发展,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导热性及导电性最好的纳米材料,在材料学、微纳加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石墨烯制备水平和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将会逐步扩大,能够应用在更多的下游产品和领域中,进而促进石墨烯产业进一步发展。

数据来源:石墨烯联盟CGIA、明升体育M88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M88体育官方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hbcutrek.com,m88网站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消费锂电池产业出货量稳定增长 AI为智能手机等下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随着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技术成熟,并且市场趋于饱和,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趋于稳定。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113.2GWh,同比下滑0.9%,占总体锂电池出货量的比例为9.41%。

2024年09月20日

我国特种陶瓷产业:光伏等发展带来广阔消费市场 产业化仍受多种因素制约

其中结构陶瓷由于具有硬度高、耐腐蚀、强度高、抗氧化、耐高温等特性,自2018年以来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从159亿元增长至20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7.07%。估计2023年我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在221亿元左右。

2024年09月20日

我国磷矿石产业产量居全球首位 进口量出现猛增 供需偏紧态势或延续

我国是全球磷矿石产量最大的国家,2023年产量全球占比达到40.91%,远超第二名的摩洛哥(15.91%)。从国内来看,湖北省是我国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地,2023年产量占比达到43.82%;其次是云南省和贵州省,分别占比25.53%和20.15%。

2024年09月11日

企业争相角逐 我国大圆柱电池产业需求将持续上升 规模量产在即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实际出货量不足5000万只,主要由特斯拉贡献,国内企业亿纬锂能有少量出货。不过,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家企业布局大圆柱电池产品并进行产能规划,其中达GWh级别产能规划的企业超15家,2024年下半年或将启动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进程,未来放量可期。

2024年09月02日

我国石墨烯逐渐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长远看新能源产业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从长远来看,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等优良特性,将逐渐受到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青睐,可以应用于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和太阳能电池等。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玻璃纤维产业:下游风电、交轨建设及汽车轻量化等发展下市场可挖掘潜力大

一是风电产业发展向好,利好玻璃纤维产业发展。风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风电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累计装机容量不断上升,由2017年的16367万千瓦上升至2023年的44134万千瓦。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

2024年08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32-6253
010-86233251
返回顶部